墨香园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01:00:07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下载 mobi 免费 pdf 百度网盘 epub 2025 在线 电子书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精美图片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806189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
  • 页数:513
  • 价格:8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01:00:07

寄语:

(“左图右史”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西学东渐”是近代中国的特定产物。著名学者陈平原二十多年来东奔西走,努力搜寻晚清画报资料,*终奉献给读者的集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陈平原*近二十年来东奔西走,努力搜寻资料,尝试借助文字与图像两种不同介质的功能互补和互动,深入拓展他一向关注的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这一有“预流”性质的研究转向,既是回应海外汉学研究的某种趋向,更有中国学界自主推进相关研究的动力。本书就是作者在晚清画报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各自独立但又内在关联的十篇文章,将近代启蒙、新知传播、传教士、女学、科幻小说等诸多内容,配以三百多幅图片,生动再现了晚清画报缤纷的面目。而书中兼及新闻史、绘画史与文化史的论述,尤其关注图文之间的缝隙,对读者深刻了解晚清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会有极大的帮助。


书籍目录:

章 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 

        ——晚清画报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中的位置 

一、大变革时代的图像叙事

二、晚清画报的生产及流通

三、战争叙事的策略与心态

四、图文对峙以及低调启蒙

第二章  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

       ——关于《教会新报》《天路历程》与《画图新报》 

一、从“传授知识”到“展开叙事”

二、《教会新报》的“看图说书”

三、《天路历程》的“绣像传统”

四、《画图新报》的“漫画意识”

五、图像叙事的魅力

第三章  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

——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

一、  气球、飞车、飞行船、飞舰

二、  海外游记中的“气球”

三、  早期报刊中的“飞车”

四、  《点石斋画报》中的“飞车”

五、  “飞车”如何上天

六、  经以科学,纬以人情

第四章  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

——《点石斋画报》研究

一、             

崛起与消逝

二、             

新闻与石印

三、             

时事与新知

四、             

以图像为中心

五、             

在图文之间

六、             

流风余韵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的“儿童相”

   

——以《启蒙画报》为中心

一、  

“妇女相”与“儿童相”

二、  

“风姿豪迈”之“小英雄”

三、  

“儿童喜图画”

第六章  鼓动风潮与书写革命

——从《时事画报》到《真相画报》

一、画家如何“革命”

二、画报怎样“叙事”

三、图文能否“并茂”

四、雅俗有无“共赏”

五、石印与照相之短长

第七章  流动的风景与凝视的历史

——晚清北京画报中的女学

一、  画报与女学

二、  如何“启蒙”,谁在“正俗”

三、  女学堂的故事

四、  游学歌与小英雄

五、  流动的风景与潜藏的欲望

六、  仕女画与新闻画结盟

七、  凝视的历史

第八章  城阙、街景与风情

        ——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

一、帝国风云与个人游历

二、作为“景物”的宫阙

三、在禁苑与公园之间

四、日渐模糊的风俗画

五、十字街头的“巡警”

六、新学如何展开

七、观察、见证与遥想

第九章 风景的发现与阐释

        ——晚清画报中的胜景与民俗

一、画报之“西学东渐”

二、从江山形胜到都市风流

三、在报章与画册之间

四、风景转移中的政治与文化

第十章 追摹、混搭与穿越

        ——晚清画报中的古今对话

一、“新闻”与“古事”

二、怎样“追摹”

三、如何“混搭”

四、哪来的“穿越”

 

附录:香港三联书店版《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前言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颁发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北京市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10,2012)、、第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学术著作奖(2016)等。2017年12月获目前中国人文学界负盛名的思勉原创奖(第四届)。先后出版著作三十余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六章节:画家如何“革命”

 

迥异于晚清其他画报,《时事画报》等基本上不考虑商业利益,也非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而是旗帜鲜明地鼓吹革命。这里所说的“革命”,不是梁启超式温文尔雅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而是孙中山那样以推翻清廷、创建民国为目标的暴力政治。上述六位画报人,都是热血青年[1],但介入实际政治的程度不同。陈垣虽在1913年初“以革命报人身份正式当选众议院议员”,但在晚清,基本上是以笔为枪,“读书不忘爱国”[2]。这与陈树人“我本艺林人,自幼成画痴”、“革命思潮起,波澜要助推。我遂走香江,笔政初主持。大义著攘胡,文字力鼓吹”的自述比较接近[3]。高剑父更为积极主动,1906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组织“支那暗杀团”[4];黄花岗之役,“举义时,高氏任支队长,但因为事先同志以拈生死阄分配任务,高氏拿到‘生阄’,所以担任外围接济及运输军械的工作,没有直接参加攻击”[5]。大凡谈及高剑父历史功绩,都会刻意强调其早期的革命生涯[6];我更倾向于认为,高剑父早年的政治热情,与其日后努力倡导“新国画运动”时之不屈不挠,二者之间确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7]。至于本人追忆以及后世论述中出现的不少夸饰之辞,则难以取信[8]。真正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是潘达微,尤其是其冒险为烈士收尸,并将其合葬于黄花岗[9],得到了革命派以及后世史家的一致褒扬[10]。

积极鼓吹“革命”的《时事画报》,对于“暗杀”情有独钟。从1906年初的“日日都话有暗杀,究竟为乜原因”的粤讴《暗杀》(亚钟),到1907年表彰俄国虚无党人的《女革命党》,再到1909年讲述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暗杀》[1],只要有暗杀事件发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时事画报》必定积极追踪报道。关注突发事件,这本是画报“新闻性”的体现;问题在于,除了讲述事情的经过,此画报往往低两格,发一番惊世骇俗的宏论——如此模仿“太史公曰”,足见其政治激情与书生本色。

讲完俄国虚无党人如何以木匠身份入宫,放置炸弹,谋炸俄皇,后功亏一篑,接下来便是:

 

辑者曰:俄国之虚无党,诚足令人谭之而色变哉。我国暗杀之士,莫盛于战国秦初之间,史迁编《游侠传》,有慨于此等人物,良有深意也。俄之虚无党,诚非吾国人所可及。我国往者之游侠,类多以刃、以锥,而俄虚无党则炸药也。……然有此锥,有此炸,而专制酷烈之君主,少知所惕,则力士与木匠,亦足多矣哉。[2]

 

至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无疑是当年为激动人心的“特大新闻”。同样是讲完事情经过,再来一番热情洋溢的评议:

 

二十世纪世界,炸弹世界也。革命风潮,无国不有。我国为外潮所激荡,革党日盛一日,屡以起事,随即扑灭。殆所谓本国兵势,御外侮则不足,防内患则有余者乎。革党近乃一变其方针,为个人轰杀主义。虽大事难成,亦聊以快一时之意气欤!往日革党多空言家,今则竟有实行者。一般政界中人,安得不怵然惊也。[3]

 

这则《轰杀恩抚》【图9】,结束处嵌有“暗杀主义”印章。晚清志士之所以热衷暗杀,既受俄国虚无党人的刺激与启示,也是出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考量,还有就是参与者多为热血青年,崇尚牺牲,希望借此“伸民气”,“铸国魂”[4]。

辛亥革命成功后,《广州时事画报》刊出潘达微等《广州平民日报添招股份简章》,其中有一《平民报之历史》,称:“本报发刊于庚戌九月,为内地革命机关日报,以提倡大举暗杀为目的,发挥人道大同为宗旨。”[5]其实,不仅《平民报》如此,《时事画报》及其后续的《平民画报》,也都是见缝插针,明里暗里表彰实行暗杀的革命党人。

画报从属于新闻,不能故意抹杀或歪曲事实;可即便不直接发表评论,单是角度的选择以及版面的编排,也都能表达自家立场。如革命党人熊成基1908年冬发动安徽新军起义,事败逃匿,《时事画报》的报道表面上不偏不倚,讲述安徽、江苏两省如何连手缉捕“安庆叛首熊成基”,后甚至还有一句“熊果获,亦两省政界之福也”——因徐锡麟案弄得各省官吏人心惶惶。可此图用特写的方式,刊出熊的小照,不也是一种无言的表彰【图10】[6]?这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后,《时事画报》刊出报道《轰杀恩抚》、时论《妄哉徐锡麟,愚哉徐锡麟》、资料《徐锡麟之亲供》、图像《徐锡麟之真像》一样[7],都是一种明贬暗褒。

    对于潘达微等人来说,直接介入的“革命活动”,是广州辛亥“三·二九”起义。“黄花岗”于是成了寄托理想与情怀的重要标识。潘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四处奔走,说服善堂出面为起义烈士收尸一事,当初报章上已有提及[8];“辛亥五月出版”的《广东绘图近事——革党潮》,更是围绕埋葬烈士的黄花岗大做文章[9]。同年闰

六月十一日

《平民画报》第三册上有一页彩画,下乃叙事性质之《焚攻督署》,上为潘达微(铁苍)所绘黄花岗:“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此

陈元孝

先生句也,移题黄花岗,觉有韵味,读者以为何如?铁苍并志。”[10]辛亥革命成功后,七十二烈士受到了新政府的大力表彰,黄花岗更是名扬天下。高奇峰所编《真相画报》期上,与之相关的图片及文章就有:《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黄花岗三烈士墓》、《七十二烈士纪功碑》、《民军追悼赵声》、《

孙中山

先生致祭黄花岗》(其一、其二)、《民军致祭黄花岗》、《广东海军将校及海军学生致祭黄花岗》、《广东海军全体致祭黄花岗》等[11]。如此说来,提倡革命、参与革命而且见证革命之成功,是《时事画报》

君作为画家兼新闻人的特色。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以西洋画报为榜样,以图文并茂为目标,以新闻纪事为主干,以绘画技巧为卖点,以开通民智为宗旨,以兼及妇孺为准则。


画报虽以图像叙事,新闻是其基本内核。

虽然画师成了创作的主角,但画报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以记者的眼光,以图像叙事的方式,讲述学士大夫以及妇女儿童都喜欢的故事。


阅读晚清画报,最好兼及时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例如,那些互相支持且互相阐释的全景与局部、突发事件与日常琐事、连续性叙事与美人图花鸟图,表面看有些杂乱(因材料限制),可穿插呈现的结果,便是动静结合,错落有致。


谈论名画的“观看之道”,或者“图像证史”中的“社会景观”及“可视的叙事史”,乃至人文研究的“图像转向”,对于晚清画报来说,都有点过于“高大上”了。


因此,从政治史看,除广州的《时事画报》外,晚清画报全都太过温和,很少留下值得追怀的慷慨悲歌。这些平实且世俗的画家们,不怎么强调“文以载道”,而是兼及新旧与雅俗,突出可视性与趣味性。如此文化立场,正是我所阐发的“低调启蒙”——迥异于改良派或革命派虽路径不同却都喜欢指点江山的“高调启蒙”。


尽管不同时期文化趣味与思想倾向略有变迁,但作为整体的《点石斋画报》,最值得重视的,还是其清晰地映现了晚清“西学东渐”的脚印。正是在此意义上,我格外关注画报中的“时事”与“新知”,而不是同样占有很大篇幅的“果报”与“奇闻”。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左图右史”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西学东渐”是近代中国的特定产物。当晚清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这两个元素也在画报这一“文化”载体中产生了碰撞,迸发出极富意味的文化张力。陈平原二十多年来东奔西走,努力搜寻资料,写成此书,堪称是晚清画报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通过这本书,将带你看懂图像,了解晚清,认识中国。


书摘插图


前言

本书共十章,单看目录,便能大致明白作者的立场、宗旨及写作思路。从1996年起笔,到今夏收工,前后折腾了21年。当然,中间穿插好多别的著作。之所以迟迟不愿打住,既深感蕴含的潜力,也遗憾写作未能尽兴。如今,因特殊缘故,不得不赶紧交稿,这“后记”也就只能交代若干事务了。

全书框架见目录,这里按写作时间为序,略为交代各章的出品经过。

《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乃作者提交给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Early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Literature ”国际学术研讨会(1996年1月3-6日)的论文,中文本初刊《中国文化》13期(1996年6月),后收入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英文本收入David Pollard 主编的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Read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1840-1918

(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点石斋画报>研究》全文收入《点石斋画报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庆祝

王元化

教授八十岁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及《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二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文中各节,曾以《在图像与文字之间》(《读书》2000年7期)、《以图像为中心》(《二十一世纪》59期,2000年6月)、《〈点石斋画报〉之流风余韵》(《文史知识》2000年7期)、《新闻与石印——〈点石斋画报〉之成立》(《开放时代》2000年7月号)、《遥远的“时事”与“新知”》(《中华读书报》

2000年10月25日

)为题,分别刊发。

《晚清教会读物的图像叙事》曾在台湾大学主办的“晚清—四十年代:文化场域与教育视界”学术研讨会(2002年11月7—8日)上发表,初刊《学术研究》2003年11期,收入梅家玲编《文化启蒙与知识生产:跨领域的视野》(台北:麦田出版社,2006);另外,作者曾以此文为基础,在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发表题为“作为绣像小说的《天路历程》”的专题演讲(

2004年9月28日

)。

《流动的风景与凝视的历史——晚清北京画报中的女学》初在美国Rice大学主办的“

Beyond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Gender ,Genre , and the Negotiation

of Knowledge in Late Qing China

” 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3月3—6日)上发表,中文本刊《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1期、陈平原等著《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英文本收入钱南秀主编的

Different Worlds of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s of

Gender and Genre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Leiden: Brill, 2008)。

《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像》乃作者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历史与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国际研讨会”(2007年1月4-6日)上的主旨演说,初刊《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2期,收入樊善标等编《墨痕深处:文学、历史、记忆论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

    《转型期中国的“儿童相”——以<启蒙画报>为中心》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中的儿童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2月19-21日)上宣读,收入徐兰君、琼斯主编《儿童的发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原文只有前三节,第四节乃这次入集时补写。

    《鼓动风潮与书写革命——从<时事画报>到<真相画报>》初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持的“CHINA AFTER EMPIRE:

1911 Remembered”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11月3—6日)上发表,刊发于《文艺研究》2013年第4期。

《追摹、混搭与穿越——晚清画报中的古今对话》初在香港岭南大学召开的“现代与古典文学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编与理论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9月29日

)上宣读,修订后提交,将刊《岭南学报》。

    《风景的发现与阐释——晚清画报中的胜景与民俗》初在台湾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召开的“情生驿动:从情的东亚现代性到文本跨语境行旅”研讨会(

2016年12月23日

)上宣读,修订后提交,将刊《东亚观念史集刊》。

    《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晚清画报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中的位置》乃收官之战,撰写于今年2—5月间,曾以《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晚清画报三十年》为题,分上下两期,刊《文艺争鸣》2017年第4期和第7期。

如何处理晚清画报中日渐增加的漫画(谐画、喻画、滑稽画),是个有趣的话题。当时没想好结构方式,故暂时搁下。另外,关于“高调启蒙”与“低调启蒙”的辨析,以及各自在历史上的作用,本想展开深入论述的,目前只是点到为止。这两点,都有点可惜。书有书的命运,犹如人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

从2008年香港三联书店版的五章,到北京三联书店版的十章,关于这个话题,该说且能说的,我基本上都说了。与“晚清画报”纠缠了二十年,就此打住。

关于晚清画报,我还有如下作品,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点石斋画报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2014年)、《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珍藏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香港:中和出版,2015年)、《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香港:中和出版,2015年)。其中流传广的《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一书,是和夏晓虹合作,且编注工作主要由她完成。

 

                   

2017

年7月13日

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书籍介绍

陈平原最近二十年来东奔西走,努力搜寻资料,尝试借助文字与图像两种不同介质的功能互补和互动,深入拓展他一向关注的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这一有“预流”性质的研究转向,既是回应海外汉学研究的某种趋向,更有中国学界自主推进相关研究的动力。本书就是作者在晚清画报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各自独立但又内在关联的十篇文章,将近代启蒙、新知传播、传教士、女学、科幻小说等诸多内容,配以三百多幅图片,生动再现了晚清画报缤纷的面目。而书中兼及新闻史、绘画史与文化史的论述,尤其关注图文之间的缝隙,对读者深刻了解晚清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会有极大的帮助。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多(254+)
  • 已买(172+)
  • mobi(434+)
  • 购买多(670+)
  • 图文清晰(318+)
  • 目录完整(432+)
  • 收费(542+)
  • 强烈推荐(301+)
  • epub(598+)
  • 傻瓜式服务(479+)
  • 四星好评(406+)
  • 简单(474+)
  • 无颠倒(390+)

下载评价

  • 网友 濮***彤: ( 2024-12-24 12:08:5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詹***萍: ( 2024-12-19 20:23:35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汪***豪: ( 2025-01-09 04:29:19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龚***湄: ( 2024-12-28 17:08:5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陈***秋: ( 2025-01-08 13:33:2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宫***玉: ( 2025-01-12 00:07:55 )

    我说完了。

  • 网友 融***华: ( 2024-12-28 20:22:51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索***宸: ( 2024-12-25 00:02:1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车***波: ( 2025-01-17 12:31:1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丁***菱: ( 2024-12-22 09:36:1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国***芳: ( 2025-01-05 20:39:35 )

    五星好评

  • 网友 曾***文: ( 2024-12-19 16:36:3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芮***枫: ( 2025-01-02 09:08:0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随机推荐